也不知道是哪股沒來由的勁頭,竟然又想要在這裡寫點東西。
不曉得現在到底還有誰會瀏覽這裡的文章?有時候看到一些過去的文被莫名地重新翻出和閱讀,而再去重讀自己十多年前所寫下的字句,現在心裡想的是:除了那時的自己怎麼那麼會表達,也感嘆書寫和閱讀長文的年代,終究一去不復返。
過去能專心地書寫和編修一篇篇網誌、細緻地去整理和交流,在這個平台氾濫和注意力過度分散的當下,那個「部落格」時代還是令人回味不已,也讓人扼腕。
剛才讀了24歲時所寫下的字句:
「日子還是照常的過。
面對死線、生病、飯聚、畢業、結婚、工作、出國.....好像人生差不多就是這樣。不同情節在不同人身上上演,但因為不是主角,所以無動於衷。雖然該笑的時候仍會笑、該拍手的時候仍會拍、合照時還是要認真盯鏡頭,但生活不過是沒有太多變化的重複。一星期一星期,一個月再一個月,一年,然後又過一年。
卡在一個尷尬的年紀。
現在被問起還在念書,別人的好奇和那一聲聲喔,訕訕,卻要講得一副頭頭是道。心虛有反感,並更多對自己的討厭。上個學期的蜜月感流失無蹤,從一個很自以為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人,退化成一支浮標,既不想跟著海流走,但也搞不清下一個停靠點。優秀同學們的好意關切,更常讓人自慚形穢:當身邊的人都清楚自己要什麼,妳的不清楚更需要一個外強的說詞。但常在對話時,心底想著都是:X,到底都在堆疊些什麼串不出意義的字詞。所以,那一次星期二的固定午餐,喜歡發問又常說自己是悲觀論者的如茵,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很多同學也不是表面上那樣好過,她自己也時常動休學的念頭,我心深得安慰。
越是生活,越是一無所知。」
對呀!已經要邁入人生的第三輪,我有比24歲的自己,更清楚人生的願景和走向嗎?那些二十多歲時的煩惱和心境,現在看來似乎沒有太多的轉變。三十歲以前,成天掛在嘴邊的志業或是呼召,現在越來越說不出口。
去年久違地和學生時期的輔導更新近況,她口中說出「停滯」一詞時,在我心裡迴盪了很久。原來,我在別人眼中,是這個樣子。
當然可以為自己的現狀來找藉口,而用社會既有的成家和立業標準來衡量自身,固然是失望;然而「自我實踐」的那個部分,隨著年紀增加、以及似乎越來越難割離的工作現實,離自己過去所設定或期望的樣子,已經越來越遠。
人生樣態本無標準答案。如果可以,現在應該還勉強有機會,航向接近自己心中理想藍圖的可能。然而,現實中的我,還是只能被動地等待機會出現,缺乏一鼓作氣的勇氣跟決心。
人生好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