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想像與順服──新世紀基督教倫理的反思

太久沒寫讀書心得,筆調都生疏了啊(嘆)。

其實在五月的讀書會以前,二月時我就把書讀完了一遍,只是囫圇吞棗、一頭霧水。而買書的契機源於這本書的責編恩霖學長在臉書上推薦給我,為了支持學長和獨立出版,腦波弱了就在網路上下訂。後來,四月去書店看紀錄片巧遇學長,我說:看不懂耶,他就笑著說:多看幾遍就會懂了。直到在噗浪的留言往返和迷走的邀請之下,和校園的編輯們開始了這本小書的讀書會。為了讀書會,終於把書細嚼慢嚥地讀了幾遍,但懂了多少......嘿嘿嘿,還是靠著大家討論才更有印象。


作者左勒(1929-2003)是一名德國的女性神學家,她的身分定調了本書的寫作,分別從「國族」、「性別」和「宗教」的角度來談「順服」,尤其基督宗教中所強調的順服,她試圖批判此概念並試圖以「想像」取而代之。


在第一章,左勒引用了席勒的詩句:「順服則是基督徒的珠寶」,強調基督宗教中順服所扮演的核心腳色;至第二章援引魯道夫‧赫斯和阿道夫‧艾希曼的例子,指出順服在基督徒與德國的歷史中扮演了災難性的角色,因此「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有義務去批判一般的順服」(p.74)。


左勒認為,順服代表著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並指出順服是一種存在於發號施令者和聽命者之間的「私人模式」。她精準地寫道:「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在順服中做了什麼,而是他如何快速、準確、愉快地順服。」(p.86)「當順服已經逐步收窄成『順服於更高事物的自我』時,『做了什麼』便無關緊要。屆時順服就成了盲目、無視於世界的順服。」(p.89)當(形式化的基督教)順服不在乎目的和下命令者,便會被其他權威所利用,導致悲劇(如納粹屠殺)。


書中以布萊希特《不莊重的老婦人》的故事為例,描述一名婦人在她生命的前七十年以家庭為中心,犧牲奉獻;直到她生命的最後兩年,拋家棄子和縱情享樂,找回真實的自我。左勒以此故事指出自願犧牲的不人性,甚至說道「犧牲作為慣常美德......是毀滅性且致命的」(p.120)。


第九到十二章,左勒提出了「幸福」與「想像」:她提到古代神話式的表述,認為幸福是偶然且容易遭致忌妒和恐懼;然而受啟蒙的基督徒因免於此,反而當去創造幸福。而她認為自古以來最幸福之人乃耶穌,並應當要理解他想像的力量來自於幸福。耶穌以「我」來廢去人類的各樣界限,包含:國族、社會階層、教育、性別和宗教。從基督身上可以學到的,正是當一個人愈是幸福,他便愈容易施予。


在還沒讀這本書以前,未曾把基督和幸福聯想在一起,對耶穌想像的理解也相當抽象。但在讀書會討論時,迷走提到:「想像即是對現實的抵抗」。若布萊希特筆下的老婦人未對生活產生新的想像,她未必會在生命中的最後兩年有如此巨大的轉變。而耶穌正因為想像,使得他能突破社會既定框架,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


在閱讀書末的時候,其實很困惑於左勒認為基督是最幸福之人的根據是什麼,難道一個能說出自我的人,就真正幸福了嗎?而幸福之人真的愈容易願意施予嗎?左勒的預設好像顛覆了一般人的認知。她更誇言「所有美德都建立在想像之上」(p.154),但她在英文版序中指出「想像」和「要求幸福」是她在過渡時期所用的概念,她想要用的是「團結」一詞,「團結將取代順服成為主要的美德」(p.60)。左勒本身思想的變化,以致「想像」是否到了後來便顯得不那麼重要?


縱使讀完、討論過後仍存有疑問,左勒的書寫依舊帶來了一些亮光。


「耶穌的話語正好摧毀了各種秩序的模式:大的與小的、學者與孩童、富有與貧窮、律法知識與無知──耶穌全身投入將秩序相對化,並解放在這種模式中受捆綁的人,這就是『福音』。」(p.107


「他(耶穌)沒有帶來新的美德和義務,而是為他所接觸的人帶來幸福,一種重新建立美德並使之可能的幸福。他並不恪守義務,而是改變了與他同行之人的處境。他的想像連結著各種處境,卻也遠遠超越了這些處境。」(p.141


「人們顯然早已遺忘,對耶穌而言,『上帝』意味著解放,即激發那封印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所有力量,而我們這些力量能做出不小於耶穌曾行過的神蹟奇事。」(p.156


最後,小小抱怨一下,拿到這本書當下的咕噥:怎麼那麼小一本?出版源起和推薦序,加上兩篇導讀和左勒的英文序,就佔了書的三分之一篇幅,有灌水之嫌喔XD 

4 則留言:

  1. 看你的心得也讓我馬上就想看這本書~回台灣時候預備找來看。

    回覆刪除
  2. 這...根本可以當推薦序了吧XD
    害我看完都想要去看這本書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去買書去買書~支持出版支持出版XDDDD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