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林徽因傳



        這個時期,林徽因真正地脫離了文學界,全身心投入到了對建築學的研究之中。而在抗戰之前,徽因對文學和建築學都難以割捨,可以說文學和建築學各佔了她一半的精力和時間。抗戰之後林徽因仍然還寫詩,但這些詩作完全是內心痛苦的流露,而過度則多多少少還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戰時“大後方”知識份子的生活,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慮及個人的病痛,反映在她的詩作中。早期那些空靈、婉約、飄逸的風格,轉變為悲愴、沈鬱以致苦澀;詩的內容也不再侷限於個人不可捉摸的心緒和情感,而代之以一種尖銳的內心衝突和社會性主題。
        抗戰爆發,林徽因真正走到了“窗子以外”,顛沛流離、貧病交加的生活經歷,使她“告別了創作的舊習慣”。她的藝術天賦、她的創作激情在對古建築藝術的研究中尋求到的庇護,她多方面的知識和才華在這個領域得到了展示——文藝和哲學、科學和技術工程、東方和西方、古代和現代——因此,即使在李莊這樣封閉、清苦的環境裡,她仍然還能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和豐滿。
--p.249〈李莊〉

        到李莊時,思成和徽因就商量過戰後的工作。他們想,隨著抗戰的勝利,戰後重建的問題將會十分突出,作為建築學者,應該使自己的工作走上更有生機的發展道路。
        19301945年,徽因、思成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15年中,他們走遍中國15個省,二百多個縣,測量、攝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築和文物達二千餘處。他們認為,雖然中國古建築還有很多課題有待深入研究,但是從建築發展史的角度來看,他們已基本理清了各個時期的建築體系沿革、歷史源流勾勒出了建築歷史發展的脈絡。
--p.272〈北歸〉

        林徽因說:“一個東方國家的城市,如果在建築上完全失掉自己的個性,至少是文化衰落的表現。近幾十年來,幾個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漢口等城市,在建築上大多模仿歐美的商業建築,這種建築看不出多少復興中國文化藝術的跡象。”
        林徽因接著又說:“藝術創造不能脫離以往的傳統,藝術上的發展創新也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即使接受外來藝術的影響,也仍然要表現出本國的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唐宋的寺塔,都是來源於印度,但由於融入的中國的傳統,就形成了中國的風格。如今,在接受現代科學技術材料的基礎上,怎樣發揚我們民族建築藝術的特點,的確值得當代建築師好好探討。”
--p.275-276〈北歸〉

(梁從誡評價母親林徽因)在現代中國的文化界裡,母親也許可以算得上一位多少帶有一些“文藝復興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識與才能——文藝的和科學的、人文學科和工程技術的、東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現代的——匯集於一身,並且不限於通常人們所說的“修養”,而是在許多領域都拿達到一般專業者難以企及的高度。
--p.354〈夕暉〉

        林徽因、梁思成的出身、經歷,決定了他們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從二十年代中期留學歸國以後,他們基本上保持著無黨無派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立場。不介入政治,甚至也不真正關心政治,這種狀態使他們獲得了相對獨立的精神空間和學術研究的空間。即使在抗戰生活期間生活極端困厄的情況下,他們的精神和心靈仍與外部世界的種種紛擾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使他們得以全身心地沈浸在自己所熱愛的建築藝術中,在這一領域得了很高的成就。
--p.358-359〈夕暉〉


《林徽因傳》・張清平著・中華書局2016

*
        這是我在淘寶買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二本完整讀完的簡體書(第一本是當助教時讀的Rodney Stark《基督教的興起》)。會發現這本書是經由百道網書單所推薦的,百道網策劃了一個有趣的專題——婦女節專題-女單的文青生活——再加上林大才女的聲名,就手滑下了單。

        對林徽因最早的印象,是公視所拍《人間四月天》裡的周迅,以及高中、大學課堂裡偶爾提到的徐志摩。當然,還有關於她感情史汗牛充棟的討論。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她和梁思成對於中國建築的投入,尤其在抗戰時期的艱困貧病中仍堅持學術著作的撰寫,以及戰後為中國古代建築保存請命的戮力(儘管最終換來的是失望和幻滅)。

        能在北京讀這本書是幸運的,因為林、梁二人對於北京存在著深厚的情感。「徽因和思成深愛北京,他們不是愛北京的某一殿、一樓、一塔,而是愛北京的全部。(p.323)」書中所描寫的北京,在親自遊歷過後顯得更加生動與親切(林特別喜歡頤和園的萬壽山北坡和蘇州河)。

       儘管我認為本書的作者有過多的個人想像與揣摩,以致過於美化和浪漫林徽因的個人世界;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一本作為了解民國才女豐富一生的著作。

2 則留言:

  1. 難不成這書的作者也是林的粉絲XD
    這女單的文青生活不知道有沒有出電影推薦清單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