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筆記.出版

《史繹》50週年系列演講:數位時代的編輯、出版與傳播
http://shiyihistory.org/
  
參加場次
01/21(三)

01/23(五)



莫昭平
講題:這些人、那些書:迷人的出版與閱讀

.當記者要趁年輕,記者能學習到的最多、也被磨最多,編譯和編輯反而是什麼年紀都可以當。
.出版之趣:可以接觸到全球最優秀的作家、譯者和版權商。
.出版潮流:網路所導致的閱讀習慣——滑世代、輕閱讀、圖文書(二大漫畫網站:webtooncomicon)。
.出版策略:產品力、宣傳力、銷售力。本土編輯部有知識大眾化和生活風格二大部門,知識大眾化作者有苦苓、劉炯朗、廖振順、駱芬美、岳南、劉順仁、巫和懋、簡坤鍾、王政忠、李惟陽...;翻譯作者有村上搖錢樹、Gillian FlynnJordan BelfortDaniel GolemanPaulo Coelho...出版者要「減量精耕」而非「以書養書」。
.出版困境:本土出版速度慢、學者太忙需要培養和雇用寫手、理想和現實要平衡。

評:
1. 打書過度,影音當道,講者本身即出版策略的三力化身,出版者的推銷員和傳道者熱忱得證。
2. 挖掘本土作者的管道和故事本身耐人尋味。
3. 抓住教育現場這一環仍然非常重要,不可小看校內演講和獎項贈書的威力。
4. New age幽靈的糾纏令人不耐......


陳穎青(老貓)
講題:從文字到版面 編輯的任務、原則和基本技巧

一、任務
出版的意義——Publishing: making something known to the public,出版的一切工具都只是為公眾服務;沒有找到讀者,其實就是沒有出版;出版不是印刷,而是把信息傳遞出去
二、編輯
.體例:原文(方塊字和拉丁字母性質有異,附上原文其實是閱讀的沙坑障礙,老貓本身會盡量避免)、字數(國字和阿拉伯文數字的用法,老貓盡量統一用國字,現今的謬誤有:1位學生、1群人、1望無際)、註(同樣的前導欄位之後的段落排版應該相同,例:植物園解說牌)
.校對:錯字是現在出版中最被忽略並容易犯錯的部分,應找作者和編輯以外的校對專家進行校正
.格式:格式導致的閱讀悲劇——中華民國政府的公文
階層、文本結構:應當有依序的一、(一)、1(1),文本應避免三個以上的層次
.如何把編輯指令傳給美編:評斷美編的專業程度,詢問他改標題樣式需要多少時間,若他嫌麻煩,應另請高明
.樣式:wordInDesignCSS,編輯必須知道這些語言
.電子書:必須要掌握書的文字「結構資訊」
XML:為可擴充的標記語言,word-XML-InDesignMarkDown-HTML-InDesign
三、版面注意事項
底色、段落、行距、行長、字距、字級(10.5pt best)、斜體字、字體、封面設計...

評:編輯的理念和實務兼具,尤其編輯實作的諸多提點,若非多年經驗和平日觀察的累積,無法如此精闢,讓台下聽者點頭如搗蒜。可惜講題一開始未列大綱,加上後來不幸神遊,導致紀錄凌亂(但還一邊查看自己部落格排版有無符合版面標準XD)。會後聽書佑子電話裡的激動之情,可想見這場演講的刺激和收穫之豐啦。


莊瑞琳&林巧玲
講題:我們的知識共同體——學術出版的無用之用

我們(出版者)是什麼樣的人,會決定我們要出什麼書(要鎖定專門讀者或是製作可以吸納不同讀者的書)。現在比起過去可以閱讀到的內容太多,而翻譯環境的成熟,譯者的數量品質比以往好,使出版翻譯書的時程縮短,其實相當幸福!
一、出版脈絡
        知識出版的世界脈絡:口語、印刷、數位
        知識出版的台灣脈絡:1987年解嚴、1994612大限——與國際版權的正式接軌
二、「本土」與「國外」的探索
        知識時差縮短:內爆    
        本土套疊的不準確:不毛地帶    
        本土才是宇宙的核心:哥白尼式的覺醒
        製造本土中短期知識的能力        
        知識本來就小眾?知識出版的兩個矛盾路徑
        沒有人知道彼此是共同體,只有編輯知道
        製造理性狂熱的來源
        大眾mass vs. 讀者readership
.翻譯書vs.本土書:
    前者,準確而相對簡單的製書歷程,編輯要務在於將作品與本地連結,儘管翻譯書的國外經驗可作為參照,但仍無法取代本土書,翻譯外文書終究是「代工」產業;後者,與作者溝通和整體出版的時程長,無論文學或非文學的作品皆如此。台灣書市的翻譯書比重高,反應在編輯的入行門檻:著重翻譯考試和校稿能力。
學術書&小眾定位:
    近年學者開始反省本土的知識大眾化,學術部落格的興起可為印證;學術書必須需要存在,因為台灣太容易把知識故事化和輕鬆化;相對於大出版社更現實的考量,(衛城等出版社)要承認自己是小眾,才可能使小眾的題材得以出版和流通。
書媒介&書市:
    台灣討論書籍的平台太少,但書籍的中介(如:書評雜誌)相當重要,因為有被討論的書籍才是真正存在;實體和網路書店無法發揮引領閱讀的功效,反而落後於讀者和社會,相對國外AmazonGoodReads的合作,台灣網路書店作的太少,以致書店經營和書籍買賣越來越像零售業。以上導致出版社只好自己跳到「密室的門口」,藉由舉辦越來越多的講座,和讀者面對面。
人文社科書籍的復興?
    博客來2014年的人社書籍增加10.7%、誠品2014年的人社書籍增加20%、金石堂2014年的人社書籍增加75%,真正原因在於過往幾年台灣的翻譯文學比重非常高,但現今情況已冷卻,使人社書籍的比重看似增加。在相對成熟的書籍市場(歐美日),小說與非小說的比重應該是各半。

評:前二段落是講者的投影片(非常人社的標題),最後列點是自己整理的。左岸打書打得很嚴重,而這場「對談」所摘錄的主要內容多是現任衛城總編的分享:中肯、精闢、剴切。總地,選書策略和挖掘作家是出版社的要事,講後再去找講者的提問,就先不打了:P

3 則留言:

  1. http://cn.tmagazine.com/books/
    真的很喜歡他們的文章

    回覆刪除
  2. 大家書架
    http://dajia.qq.com/column/26

    回覆刪除
  3.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對臺灣人文社科出版的思考 by莊瑞琳(衛城出版總編輯)
    http://news.readmoo.com/2015/03/30/taiwan-social-sciences-publishing-01/
    http://news.readmoo.com/2015/03/31/taiwan-social-sciences-publishing-02/
    還是聽現場的完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