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少年維特的煩惱

那時候起,儘管日月星辰竟悄悄地沿著它們的軌道奔波,我既不知白天,也不知黑夜,整個世界統統在我周圍消失了。


脾氣不好,難道不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出息、心中不快或者自己不知足引起的嗎?不知足常常和妒忌結合在一起,妒忌又會激發愚蠢的虛榮心。


的確,我們都是天生如此,拿眾人與自己相比,拿眾人與自己相比。幸福和不幸是在我們相互比較中存在的,所以最大的危機莫過於孤獨。



《少年維特的煩惱》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74(業強2002

讀畢於2008.11
*
更多摘句應該要等《戀人絮語》讀完吧?

高二時一整年還算詳盡的西方史,老師講到歌德,除了提《浮士德》,就是這一本。但要更懂歌德,還是大四以後。

維特,還是作為一名為情所困的自殺少年;夏綠蒂,仍是一個不得其心的美人名(也許是經過巴特的強化才更有印象的吧)。震撼歷來少年男女的殉情故事,於一個情感欄位空白的少女,就像她在高中時誤讀赫塞、大一亂讀毛姆一樣,字都看懂了,但字的背後,她還沒到讀懂這些困境痛苦的歷練與心智。

所以,這又再次證明年輕時的閱讀,總是無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