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lessness)和「缺乏意義」(Meaninglessness)。
--P.11
總之,在敬拜、信心和引導三方面,其實
是基督門徒生活的每方面,都不能摒棄神所賜
的思考能力。
--P.17
談到如何培養基督徒的思維力,這實在沒
有捷徑或簡易之道可循。首先惟有好好下功夫
閱讀,特別是養成雙重聆聽的習慣。
一方面聆聽神在聖經中所說的話,不是膚
淺的,而是對主的教導加以消化吸收,並且反
省應用。
另一方面要聆聽現代世界所發出的聲音。
聽它哭訴著疏離的痛苦,聽那忿怒的呼喊,聽
那悲嘆的哀嚎。
--P.32
謙卑的同義詞是「誠實」;因為真正謙卑
的人,對他自己的真像有清楚的認識。......謙
卑的意思就是誠實的面對並承認我們所擁有的;
高傲的人,則常常誇大一個不真實的自己。
--P.40
我常問自己這個問題,真實的福音何故如
此不受歡迎而引起人們的敵意。我的答案與福
音三個方面有關。
1.福音以永生為禮物白白賜給我們(羅六23)
2.福音宣告耶穌基督是惟一的救主
3.福音要求人聖潔
--P.110-112
「末世」(或後來的日子)是新約用來指
基督第一次臨到與他再來之間的整個時期。提
摩太生活在「末世」中,我們也一樣。
保羅接著說,在這末世期間,將會有「危
險的日子」,然後對此加以描述。他列出十八
或十九項特點;但他似乎特別強調三點。
1.我們文化的特徵是方向錯誤的愛
2.我們文化的特徵是空洞的宗教
3.我們文化的特徵是無節制的寬容
--P.130-132
(使徒行傳第六章)使徒面對的危機不是
忙於事奉,而是忙於錯誤的事奉。耶穌已託付
他們祈禱和話語的事奉,但他們卻開始分心於
「飯食的事奉」,即照顧寡婦的事奉。
--P.165
如果神是如此的愛我們,為何還要自卑
呢?我要引用威廉‧湯樸(William Temple)
的話來作結束,我的價值是因在神眼中看為
寶貴而被肯定,基督已為我而死,這是我價值
的所在。我們原不配得上帝的恩典,然而因著
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看見我們與
生俱來的價值。我們必須學習在這樣的自我肯
定和自我否定中找到平衡點。
--P.185
《新千年‧新異象》‧John R. W. Stott‧1999(校園2000)
讀畢於2009.05
*
*
這是第一次參加大靈班拿到的獎品(聖經會考),呵。
回首(閱讀)來時路,大一讀不懂的字句,信仰的、或文化的、西方的,在摘錄句子掃讀的同時,現在似乎稍懂了。
斯托德爺爺逝世後在懷恩堂的紀念講座,記得其中一位講員的期勉:也許人人無法成為斯托德,但我們當設法成為那位發現並帶斯托德信主之人。這,剛好對應本書中陳獻義長老的回應:總之,面對新千年,我們最缺乏的,就是保羅帶出提摩太(P.1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