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聰明讀經法


最不喜歡寫讀書心得了。這是之前被逼受邀寫的。
沒有文摘。



        升大二暑假,大概是覺得自己讀聖經太漫無章法,逛校園時就不小心地買下了這本《聰明讀經法》。光是「聰明」本身,就蠻吸引人的。
  但細看英文書名Reading the Bible Wisely,發現本書其實是要探討如何「智慧」地讀經。作為聖經詮釋學的入門書,作者未用生硬的神學名詞或術語嚇跑讀者,而是引用一段段熟悉的經文帶入釋經學理論。相對艱澀難啃的磚頭辭典,本書則像清新爽口的開胃沙拉。
  舉個例子。在本書第一章,作者以路加福音24:13-35(有二人在往以馬忤斯路上遇見耶穌卻不認得祂)來解釋經文文體的「交叉結構」─即中心經文為整段經文的對稱點(可參該書22頁)。當發現23節中「耶穌活了」是連貫經文的對稱點和關鍵時,就像在玩膩的遊戲中發現了新的玩耍方式,新的讀經方式也像新的遊戲規則,讓人找回讀經的樂趣,並渴望去挖掘經文中未現的驚奇。
  除了能以「歷史」、「文學」和「神學」三種情境的眼鏡來觀看聖經,作者也花相當的篇幅解釋,聖經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從不同的經卷,作者提及聖經中語言的困境、啟示到正典的確立,以及聖經的應用與否。或許在釋經學方法無法立即吸收,但從作者淺顯的筆調,偶爾摻拌他個人的有趣經歷和經文見解,一本講方法論的書還是能嚼出許多好滋味。
  回到本書一開始的提問:讀聖經為什麼要有智慧?作者在序言中提到:「讀經是一種屬靈操練,跟其他任何操練有異同之處……因為讀經需要專門的技巧(p.14)」,而智慧是「有能力看見神要我們看見世界的樣貌(p.189)」並以「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像耶穌』。(p.191)」。


書名:聰明讀經法
作者:Richard Briggs
出版:校園書房
年份: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