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記日‧研究生始



入學剛過一個月,但我還是常問一個早在入學前就應該想清楚的問題:為什麼要來這裡。

剛過去的星期一下午,在總圖的參考書區翻看到去年的一般入學試題;我曉得,假如不是透過推甄,我現在絕對無法站在這裡。

但我現在還是用有點鳥的心態在念研究所:灌水的十一學分,加上逍遙五學分旁聽兩門倫理學。真正念圖資的心力只花了三分。那種認真只是被動地被餵和吸收,與大學學習模式相差不遠,與我預想中的「研究生」根本大相逕庭。我還是可以找很多理由:非本科生補修課程的導論性質、想放縱地花一個學期來適應一所新學校、調適全職工讀生到全職學生的適應期云云,但也都只是藉口。

我只是竭力地想去回答「為什麼」,但也許最該作的是先把胡思亂想擺到一邊、念好再說。但要念好之前,我還是需要說服自己為什麼而念的理由:客觀條件(不該浪費國家眾納稅人血汗、念完頂大出社會就是等著被眾人"觀看"諸如此類)之外,我自認主觀條件比起其他同學充分,但在心裡仍虛飄地激不起想更痛下苦工。我只是害怕又犯了雙修公行的錯:相信了政府和圖書館的公共性和重要性,只是在這些訓練過程,碰到的老師同學和制度,漸漸地就把自己的熱情殺死、磨滅殆盡。不設法通過某些關口(國考),所受過的訓練和想「體制內長征」的實踐只是空口白話,同那些滿頭熱血又撞得頭破血流的非營利組織。但,這終究還是祢領我來的地方;而我又是哪來的驕傲、讓我從一開始就睥睨這裡?我自以為的胸襟容納了整個世界,卻連一點嚴格枯燥的訓練也容不下。我終究所需要的,還是謙卑,更多的謙卑。

38學分還是太多了,但我是真想好好地寫一篇非象牙塔式的論文:公共圖書館,或幾乎不存在的理論研究。亂發的豪語還待日後檢視,但其中抽絲剝繭、慢慢磨的功夫,至少還要再三年才見真章。

只覺身邊兩種人區隔漸顯:嗜讀者和不讀者。當然「讀」一字尚需明確定義:讀又不專指書,可能更是探取知識資源的主動性和判斷能力。兩者中間的那一大區塊才是一團謎阿,但這豈不才佔現實中的大多數?有老師曾說:阿妳來作出版業轉型(連接圖資領域)的研究好了,有急切性。唉喔。其實圖書(館)於現在,還是幽微地發出它的亮光(同淡水河畔那一兩隻螢火蟲)。就最近聽聞事例,資訊巧遇仍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阿阿。

*

搶先賴阿臉發心得,但我都沒看書,也不好說什麼。
http://isaac604.blogspot.tw/2013/10/bonhoefferarendt.html
以上半篇有提到漢娜,還有連結霍華哥,真好。

手機亂記:
「愛情和猶太於她的人生,兩者都不能忽視,但終究只為點綴。 媒介很重要,但內容仍稱王;書寫同演說,最終只為服膺和闡述思想。末段課堂的辯護,撩繞人心,就像全片從頭到尾的菸霧,久久不能忍散。」
「Impressive scenes:
大疊資料,審判鏡頭的切換,紐約客編輯認真討論,讀者回信分類,哲學之王,思考是孤獨的,女友。」
「邪惡的平庸在於沒有思考,因此根本無法作出道德評判。」

3 則留言:

  1. 愛與正義的煎熬—— 《漢娜·阿倫特》觀後
    http://dajia.qq.com/blog/321432050985867

    回覆刪除
  2. Education provides us with a protected space within which to think against the grain of received opinion: a space to question and challenge, to imagine the world from different standpoints and perspectives, to reflect upon ourselves in relation to others and, in so doing, to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Hannah Arendt: thinking versus evi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features/hannah-arendt-thinking-versus-evil/2018664.fullarticle

    回覆刪除
  3. 全球周刊封面:夏日書摘:審判漢娜.鄂蘭 (20150517 國家雜誌)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518-V4d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