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

◎實證科學的分類與分級
‧《實證哲學講義》中的「六科學」
孔德提到知識發展和其三方面的特色成比例,亦即:普遍性、簡單性以及和其他科學的獨立性。
「六科學」:數學、天文、物理、化學、生物學、社會學。
「科學基礎」:數學
「無機的」:天文、物理、化學
「有機的」:生理學→生物學、社會物理學→社會()
順序的證據原因:1符合科學發展順序2各受「三階段律」約束3凸顯科學之間相對的完美性4影響到教育和教學
社會學結合拉丁文socius希臘文logos創了法文sociologie
‧《實證主義概觀》中的「七科學」
道德科學,成為孔德理想中實證主義教育的最後一年課程
‧實證哲學特色
1唯一理性地展現人類思想羅及的法則
2重振積弊已深的教育
3輔助其他個別實證科學向前進不
4提供唯一改造社會的穩固基礎
‧「實證」之間的關係
「實證哲學」vs「實證科學」:實證哲學是實證科學的整體;實證科學是實證哲學的各門分支。
「實證哲學」vs「實證政治」:孔德已經從《實證哲學講義》中的「理論」階段,邁向《實證政治體制》的「理論與實踐合一」的階段。
「實證主義」vs「實證宗教」:孔德對宗教一詞的定義中強調的是人際的合諧,完全沒有對超自然或神明的崇拜來看。他所謂「宗教」和「道德」或「社會」可以算同義字。「實證主義」「實證宗教」「人本教」基本上算同義字。
‧腦能學(phrenology)
相信頭腦的不同器官決定不同的心理能力。孔德讚腦能學能擺脫以前只重視人類理智面的傾向,同時也重視情感面。

◎實證科學與實證方法
孔德早期用「想像」和「觀察」區實證科學方法和非實證科學方法的分野。神學與玄學都是「想像」勝過「觀察」,人類思想進入實證階段「觀察」才勝過「想像」。
以上二階段劃分標準:解釋研究對象分法不同!
神學玄學:追尋第一因和最後因,前歸結超自然,後訴諸抽象觀念
實證階段:不作因果討論,描述相關現象關係定律或法則
‧「實證方法」的提出
天文:觀察法
物理:觀察法+實驗法
化學: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
生物:觀察法+實驗法+更進一步的比較法
社會:間接─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直接─歷史法(社會學獨有)

◎社會學
孔德所謂的「社會學」包含所有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非當今社會科學中之一的社會學。區分為「社會靜學」與「社會動學」。
‧「社會靜學」研究社會存在(existence)狀況和定律,類似生物組織。「秩序」(order)是處在永恆和諧之下的各種社會存在。範疇:財產、家庭、語文和社會→是科學&理論
‧「社會動學」研究社會運動(movement)定律,類似生命定律。「進步」(progress)則是社會發展,動學研究領域。範疇:歷史哲學和三階段律→是藝術&實踐
社會靜學看成是抽像的,獨立於時間和空間之外;社會動學則是以時間和空間為主要的考慮。孔德以上表示一種理論的兩個面向,不是真正可以二分。
孔德指出「進步只不過是秩序的逐步發展」「秩序是基礎,進步是目標」「愛是原則」

◎人性論
《實證哲學講義》
孔德指出社會上兩種重要的人性特質:1情感官能勝過理智官能(認為多數人不適合思想勞動,需要情感官能指出一個永恆的目標和方向)2社會關係中最低下和最私人的傾向會勝過比較高尚的傾向(相信人的博愛)→綜合來看,孔德深信人本身和環境因素交相作用
《實證主義概觀》
人性觀要素:理智+情感+活動(activity)→三種組成要素終會因為性別和階級等因素而有本然上的差別。
具先天道德優越性:女人、工人、哲學家
人性三部分:思想thought、情感feeling、行動action
                         知性Intellect、感情Affect、活動Activity
                              (理智)          Heart 、實踐Practice
                          頭腦Head      Love 、品性Character

◎社會靜學─社會
孔德所提分工和合作的理論基礎是有機體類比(organic analogy),指出社會有機體比個人有機體卓越。並相信,社會上正常的分工,社會狀況才會穩定。但人們的社會情感因為分公關係導致和其他階級的人疏遠。

◎社會動學─概論
‧社會進步的速率
孔德相信人類的進步最終會達到完美的最高境界。
‧三階段律(stage階段;狀態)
        神學的(theological)、虛構的(fictitious)
神學的和軍事的時代,神學想像和軍事征服,尋找絕對的知識,超自然存在為第一和最終因
拜物教(Fetishism) 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在神學階段的最早期是拜物教。孔德指出在這時期,人類把所有外在世界的物體都看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生命;只是生命強度的不同,即現在的「萬物有靈論」。肯定此為神學階段的源頭。
        玄學的(metaphysical)、抽象的(abstract)
玄學的和司法的時代,想像占上風觀察漸抬頭,以抽象力量和不變實體取代超自然
        科學的(scientific)、實證的(positive)
科學和工業時代,觀察居主位,軍事征服轉為生產,重視時空事物間「承續和相似的不變關係」重推理、觀察,不追溯現象原因,轉向探索管制現象的法則

◎烏托邦:實證主義與人本教
孔德並不太在意嚴格區分「實證主義」與「人本教」,從祈著作來看似乎有從早期的實證主義轉而強調晚期的人本教傾向。
‧實證主義
特質:追求不變的自然法則
人性內在面:知性要臣服於感性的指導。(知性的運作一直脫離不了感性,是感性決定用什麼方法。而理性不是感性的奴隸而是僕人。感性又以「自私之愛」為主,要發揮「社會本能」或「社會同情心」來主導「自私之愛」)以利他主義取代利己主義。
口號:愛是原則;秩序是基礎;進不是目標。
‧實證主義的三種重要的人
工人(the working class)【類比為活動】:
改良政府作為,意見表現在輿論,而輿論則反映社會行為的原則,也為社會所普遍接受。對抗資本家的組織輿論就是罷工,但在其著作中很少將兩階級對立。並強調工人應當以公僕自居,為避免腐化應當放棄對財富與權力的野心,轉向為保障自由和秩序而奮鬥。
女人(affective class感性的階級)【類比為感情】:
女人和工人一樣不是在社會上擔任統治的工作,而是以改良社會為主。女人參與公共生活是被動的,透過「沙龍」促成實證主義三種主要階級之間主動和善意的溝通。但其最能發揮長處仍是在家庭─相夫教子。反對男女平等,主張男女有別各盡其能。
哲學家/教士(priesthood/speculative class)【類比為思想】:
主要功能即教育,主張加強哲學與詩歌的結合。掌醫藥並會一種語言溝通,以傳揚實證主義。
(第四階級:貴族【類比為意志】可分為農業/製造業/商業)
‧人本教
孔德對宗教的定義:當社會內部的所有的道德和物質的因素都匯集再同一目標之下時,(宗教)本身就是表達了人類存在在個人的和社會的兩方面的一種獨特的完美統和(perfect unity)狀態。
孔德指出宗教不僅「管制」個人內在的本性,也「團結」社會上不同的人。他在定義中不提超自然或神,只強調人性以及人際的和諧。他認為宗教和「綜合」(synthesis)為同義字。
孔德對人本(Humanity)的定義: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的整體,整體只為同一目標而合作的人,強調相互合作已使人類邁向完美境地。

◎孔德的思想傳承
‧思想淵源:亞理斯多德(難看出對孔德思想影響)、孟德斯鳩(對自然法則了解和人類進步的信念)、孔多塞和杜閣(兩者的社會進步說)、亞當斯密(工業活動發展強調)、波蘇艾(反對神學解釋人類歷史)、培根笛卡爾伽利略
哲學方面:休謨、康德&培根笛卡爾萊布尼茲&聖阿奎納羅傑培根但丁&亞里斯多德
政治方面:孔多塞、迪麥斯特(法保守主義者)
科學方面:比夏、高爾(腦能學)
‧同輩影響
米爾:讚其歷史法和三階段律
馬克思:沒有受到孔德影響
恩格斯:對孔德評價不高
史賓賽:共同點─1個人教育需配合歷史發展2社會需科學家協調他人3社會共識4使用孔德創的名詞社會學”5有機類比的概念
杜尼斯:對孔德評價不高,其著作算不上科學的社會學
涂爾幹:終極關懷皆為社會整合或道德問題,但他道德寄望在職業團體,而非孔德的人本教

《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孫中興‧(高雄復文1993
讀畢於2010.10
大三社理文摘照貼。
到現在還是很困惑老師為什麼要給我們讀孔德......初上課,和老師不對頻,大家為其玄奧的用語、廣博的腦袋,以及漫天飛舞板書,震懾久久,當然也反映在讓全班吐血的期中考成績。但老師,我們其實都很愛你,尤其是社會學家的八卦、好看的影片,以及好吃的點心。理論以外,其餘皆好。
至於孔德,我們都只記得他愛女人的曲折,到現在愛秩序進步仍會被我用其他詞給換掉,對不起。

2 則留言:

  1. 因為Baudrillard和Latour都讀Comte,而Nietzsche更稱Comte為「那位哲學家」,或者,也可以考慮讀讀韋勒貝克的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Enoch正在讀)可能會捕捉到什麼也不一定。畢竟,據KKK說,這傢伙一手寫小說,一手做Comte研究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新社思有聽kkk講過無愛,不喜歡。小說,對研究生而言有時間上的難度...
      (中英夾雜日趨嚴重喔)

      刪除